今年外貿開局“寒意”陣陣。
海關總署8日數據顯示,2015年1月,我國進出口總值2.09萬億元,同比下降10.8%。其中,出口1.23萬億元,同比下降3.2%,近10個月來首次下降;進口0.86萬億元,同比下降19.7%,創(chuàng)2009年6月以來最低增速;貿易順差3669億元,擴大87.5%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
海關總署認為,2015年1月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下降,量減價跌是主要因素。
進口量價齊跌
1月我國對美國、東盟出口增長,對歐盟、日本出口下降;進口方面均為下降。1月,我對美國出口2161.6億元,增長4.9%;對東盟出口1679.9億元,增長15.6%;對歐盟出口2071.3億元,下降4.4%;對日本出口732.7億元,下降20.4%。
隨著外需總體回暖以及各項穩(wěn)定外貿舉措逐漸發(fā)揮效應,去年下半年以來,我國出口表現總體穩(wěn)健,進口則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影響,自去年11月起連續(xù)出現負增長。
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,去年的高基數因素是影響出口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。從出口商品和出口貿易方式看,加工貿易和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均下降,凸顯出口競爭力的減弱。
連平稱,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內需疲弱,導致進口量價齊跌。雖然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帶來進口價格福利,但進口量顯著下降,這與上個月的情況完全不同,或許存在季節(jié)性波動因素影響,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內需依然疲弱,微觀企業(yè)生產訂單減少、庫存較高導致擴大生產的意愿不足,對進口需求減弱。
值得注意的是,隨著一些國家央行采取貨幣寬松政策,國際外匯市場風云變幻,競爭性貶值風險集聚,也成為影響外貿未來走勢的變量之一。商務部外貿司司長張驥提示說,匯率風險對外貿企業(yè)產生巨大壓力,企業(yè)需要總結經驗并利用金融機構提供的風險規(guī)避工具做好應對預案。
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學智說,1月份我國加工貿易出口乏力,同比下降11.7%,同時機電產品和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均有所下降,表明我國外貿傳統競爭優(yōu)勢弱化;而當月進口降幅的加深,一方面是繼續(xù)受到大宗商品價格走低抑制,另一方面也說明國內產業(yè)轉型升級、淘汰過剩產能仍將延續(xù)一段時間。長期以來,每年年初的外貿數據往往受農歷新年等因素影響而出現波動,通常3、4月份以后的數據才能更加清晰地反映進出口運行情況。
外貿形勢依然復雜嚴峻
2月,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全國進出口工作會議上表示,今年中國外貿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,實現外貿平穩(wěn)增長需要付出艱苦努力。
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,在政策方面,短期內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,穩(wěn)健的貨幣政策還要突出松緊適度,近期的降準可能只是第一步,預計二季度降息降準的措施還會繼續(xù)出臺。中長期要通過創(chuàng)新、改革紅利釋放進一步激活內需增長動力。
[page_break]李慧勇也認為,通過對內適時啟動不對稱降息的結構性放松、對外相機拓寬人民幣匯率波幅,既可有效緩解工業(yè)經濟實際利率運行偏高的壓力,從而降低工業(yè)融資成本;又可切實緩解BIS匯率升值壓力,割裂境外資本套利套匯預期。
為推動外貿增長,商務部部署今年外貿六項重點工作中就包括,進一步推動穩(wěn)定外貿增長政策的落實;加快推進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貿易發(fā)展;加快推進外貿轉型升級基地、貿易促進平臺和國際營銷網絡等“三項建設”。
為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底曾在常務會議上指出,促進重大裝備和優(yōu)勢產能“走出去”,開展產能合作,實現互利共贏,這可以形成新的外貿增長點。
海關總署新聞發(fā)言人、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表示,國家出臺的支持外貿穩(wěn)定增長的系列措施,它的政策效應還將繼續(xù)顯現,通關改革的紅利也將不斷釋放,這些對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的增長都將發(fā)揮重要的作用,并且作用還會逐步加強。
專家稱衰退式順差將延續(xù)
1月份貿易順差大幅擴張至3669億元,專家認為衰退式貿易順差還將延續(xù)。
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,由于1月份的經濟數據一般不太具有指示性,再加上春節(jié)因素干擾,真實的經濟運行狀況難以把握。3月份宏觀數據才是對實體經濟真實運行狀況最好的衡量,將決定未來兩個季度的政策走向。
出口企業(yè)對外貿下行壓力的感受也很真切。杜申工藝針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琪表示,目前外貿企業(yè)面臨的最大壓力就是成本,今年出口較去年的改善程度將非常有限。
廣東比帆服裝總經理黃發(fā)安稱,目前公司訂單的確有外流現象,主要是低端的產品,流向東南亞等國家。與此同時,中高端服裝的訂單有所上升,這部分國內出口企業(yè)的優(yōu)勢還在。
高盛高華首席宏觀經濟學家宋宇預計,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可能繼續(xù)溫和貶值,一定程度上會緩解出口增長面臨的壓力。
事實上,人民幣對美元在近期已有走弱跡象。截至2月5日,人民幣對美元在最近的9個交易日內有7天逼近跌停點位。理論上而言,人民幣對美元貶值有利于出口企業(yè),但實際情況并沒有那么“想當然”。
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分析認為,歐版QE推出以來,歐元對美元的貶值幅度遠遠超過人民幣對美元,因此人民幣相對于歐元還在升值,向歐洲出口的外貿企業(yè)依然不占匯率方面的優(yōu)勢。丁純判斷,歐洲經濟或在今年下半年有所起色,屆時將帶動我國對歐洲的出口規(guī)模。
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,不希望企業(yè)只是靠貨幣貶值獲得生存成長空間,還是要通過轉變對外貿易發(fā)展方式贏得更大空間,這才是中國外貿企業(yè)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之路。(綜合媒體報道)
周威,1978年9月出生,畢業(yè)于香港理工大學,軟件工程碩士,高級工程師。中電企協信息監(jiān)詳細>
北京中百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(yè)從事權益交易行業(yè)信息技術咨詢、軟件設計研發(fā)、及詳細>